思维导图就是将思维过程导图化,其在梳理知识点(体系)、理清论述思路(逻辑思路)、拟写作文提纲等方面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有效作用。它应当在知识系列学习的基础上,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审题立意的基础上以导图形式加以形象直观的立体的呈现,决不能本末倒置,以思维导图代替学生的文本阅读。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本思路,这是教学的预期目的,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阅。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的不完全匹配,选择性必修中第一单元经典理论论文不能不讲,起码要求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理清核心概念,梳理行文思路,赏析论证技巧,品味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进而提升阅读和写作的思维素养。
     以思维导图代替学生阅读实在不可取。如果时间确实不够,可以精选关键语段,让学生阅读思考感悟。如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全文是当时毛泽东审批文件的按语,只有一大段,我们可以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内容:
①提出问题,明确论点(开头三句,三问三答)  
②存在和思想的关系(紧接二句,对应说明)
③物质到精神,存在到思想(以下五句,第一个飞跃)
④精神到物质,思想到存在(以下六句,第二个飞跃)  
⑤正确认识的全过程(以下二句,两个飞跃多次反复)  
⑥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最后四句,为文缘由和目的)
   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
   引论:提出问题,提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中心论点。
   本论:分析问题,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结论: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本论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篇独立的议论文,以“总——分——总”的形式 ,可分为三个层次:
    引论:(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这是下文两个飞跃的纲。
    本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飞跃过程的两个阶段。又可分为两层:第一次飞跃(……由存在 到思想阶段);第二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结论:对上文的总结并深化,阐述一个正确的认识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本文论证的严密性:前后呼应,准确严密,语言的通俗性,进而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
    这篇文章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了许多感觉,在头脑中生起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中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许多次,经过脑子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它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
    遗憾的是学生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理解,文科学生没有理由不能准确表达的啊,可以想见学生语文表达的缺陷。
   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一定要读写共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哪个更重要?自我发展也可以从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的角度思考;科技对传统文化的遐思的影响,科学客观的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的关系等都是很好的写作训练,用写作来强化对阅读的理解。
   阅读文本,梳理思路,鉴赏论证特色,构建写作提纲等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但思维导图绝不能代替阅读文本。对思维导图的科学运用也是语文老师教学能力思维能力等语文素养的忠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