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课时紧张,讲义源源不断一张接一张,实在没有办法以思维导图代替讲读课文,专项和综合训练等,可谓分秒必争。

宁可少做一份练习,也不能不读文本。第一单元经典理论论文,思维要求比较高,翻译的作品语言难理解,学生具有畏惧心理。

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学生预习后还是不理解,可能是临近期末考试,学生心理浮躁,不能静心阅读。我向学生介绍2023年江苏考卷信息类文本阅读与课文高度关联,如果读懂了《怜悯是人的天性》,将有利于完成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任务。学生的好奇心被我调动起来了。这篇翻译作品比较另类,第一小节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标题“怜悯是人的天性”就是中心论点,但是中心论点是在哪里提出的?作者有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你对作者的观点认同吗?

学生阅读文本后,提问中发现几个同学不能完成筛选提取信息的任务,阅读能力没有养成,也有的同学指出了第二段后半部分才正面显示作者的观点: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这是一个长句子,再概括提取信息: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与2023年江苏用卷“(2)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极为相似,也就是说高考选文有教材依据。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论证中心论点的特点,学生刚开始一头雾水,我解释说就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一般议论文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是“为什么”,或“怎么办”,这篇文章却比较另类:先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第二段),再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三段)。作者先树立靶子,提出霍布斯的错误观点:人天生是恶人。然后在对其进行批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翻译的作品语言表达习惯,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我顺势让学生思考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的作用,侧重于内容理解。开头一段阐述自然状态中人的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结尾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开头一段最后一句话理解有难度: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学生茫然。借用文中的表达意思是: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和谐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品性。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品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产生了大量无益的需求,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戒备甚至敌视的心理。

阅读结尾部分,概括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总体作用: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具体表现: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人们。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促使人们自我克制、同情弱小。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谋求自己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利益。

极好的阅读训练、思维训练、表达训练的素材,如果淡化教材将是对经典的亵渎!

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后,作者又从正面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进行论证,学生终于能初步读懂原文了,恐惧心理渐渐缓解,行文脉络越来越清晰了: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提出问题,阐述自然状态中人的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第二部分:(第二、三段)本论,分析问题,从批驳错误观点和展开正面论证的两个层面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第四段),结论,解决问题,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典型的“三段论”式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的思维情趣被激发出来了,尽管答案有些肤浅幼稚不成熟,但那毕竟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

如果这个文本就是考试阅读材料,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

不是高考命题难度大,而是我们没有真正重视教材,研读教材,“教材无非是例子”,蕴含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用火眼金睛去挖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