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组学习了新入职老师的一节新授课《归去来兮辞》(第二课时),敬佩新老师没有人云亦云,没有满足于文言文的文言梳理、知识积累教学,而是重视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走近作者,探究陶渊明。尽管动机与效果未能达成完美统一,但瑕不掩瑜,至少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既然是第二课时,已经疏通了文意,接下来就应该巩固检测,由已知推出未知,或者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入思考,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去”,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或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思考《项脊轩志》中的“多可喜,亦多可悲”,《兰亭集序》中“乐、痛、悲(悟)”的“由乐到悲”的现象,探究陶渊明“归去”的欣喜之情中暗含的“悲”。新老师的教学思路是明晰的,深度阅读,走近作者,挖掘文化内涵,感悟人文底蕴。
   但从教学流程上来看,本想抓住“山”“舟”“松菊”“自然”“田园”“生命”等“意象”,探寻作者的生命观轨迹,由于比较“散”,没有整体贯穿的“神”,没有凝练集中而明确任务,学生的讨论活动也只是走过场,学生没有充分活动起来,任由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动机与效果未能有机统一。
    据了解,学生课前已经写作了关于对陶渊明的评价文章,将学生的文章梳理、归纳、修改、提升,从这个角度切入,目的明确,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对老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语文底蕴要求颇高。
    明确课堂目标后的视频音乐,轻快、热闹、充满生机,共2.5分钟。我是音乐盲,不懂音乐,除了激发学生的直观感、好奇心外,有何其他意图?结束本课时又有两小段视频音乐,前后照应,对本课学生思维有何益处,似乎有点“偏离”主题。
   对关键词“自然”内涵的理解,老师引导比较到位,不仅仅是自然界,自然现象,更主要的是自然的心态,原汁原味,不刻意追求,是大彻大悟后的顺从天性,随遇而安,乐天安命。
    陶渊明的“乐”“悲”,似乎有点牵强。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原汁原味,不刻意追求,顺从天性,这就是“自然”。语文教学也应追求“自然”的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