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一轮复习开始时,我给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在没有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只有课程标准、教材和高考试题时,怎么复习备考?以高考命题为抓手,然后呢?是按照碎片化的考点来复习,还是按照题型来复习?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但又有区别。考点,是指必备的知识点,如语言连贯这个考点,考查的方式有多种:选项衔接、补写语句、病句修改。高考考查要求是解题,不仅仅是做题,是要解决语言运用的实际问题,确保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做负责任的表达者。
应对高考,首先要研究高考,研究高考离不开高考试题。以辨析并修改病句为例,病句有六大类型:搭配不当,顺序不当,成分赘余或残缺、结构混乱、指代不明、不合逻辑。每一大类型又可以细化为若干小类。如搭配不当,可能是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等,每一个小类又对应举出若干病句——只是单个的句子。指明病因,提供病句,让学生训练,简单机械,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形成。
“病句”是复习时间最短,也是最见效的考点,但不能沉溺其中,否则,学生可能会怀疑一切句子都有问题。
2021-2024高考“病句题”考查走向:2021年新高考1卷第19.题: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022年新高考1卷未考语病题。2023年新高考1卷第19题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将“辨析并修改病句”改为修改“表述不当”,是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暗含修改病句、连贯、逻辑,不单纯局限于病句,而且提供一段文字,若干语句,首先要正确筛选出表达有误的语句,然后才可以运用必备知识解决问题。2024年新高考1卷第20题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连续两年考查了修改表述不当,只是分值略有变化。
修改病句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医生要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准确,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或借助现代科技,准确诊断病因,然后才可能对症下药。凡是找医生看病的,一定都患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与语段表达修改不同的是,不是语段内所有句子都有问题,首先要筛选出“病句”,然后才可能修改。
我们的复习大都知识点对点训练,缺少综合实践训练,学生能力提升有限。其实所谓的病句大类和小类,学生都能理解,关键是具体语段修改时很难一一对应考点,运用迁移能力不强。
其实,90年代全国卷就有类似的考题。下面是某校黑板报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后完成(1)(2)两题。(5分)(97年全国卷)
语段表达修改,有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的毛病,只是将“表达”更具体了。语言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从分值来看,5分,一般有五处错误,实际上有7处错误,只要改正5处即可得满分。当年的这道题移用到2024年乃至2025年,绝不过时,符合新高考考查要求,很有考查价值。当年的判分标准很明确,也很严格:错的改对了,得分;错的改错了,不扣分;对的改对了,不给分;对的改错了,要倒扣分。医生误诊,对患者造成伤害,是要负责任的!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学习语言表达,规范语言表达,比对点刷题更有效。
研究高考,不是仅仅做高考题,而是要用高考题来指导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