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报夹成摆设
江苏泰州姜堰区官庄中心小学 淡泊人生
时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打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氛围随处可见,但目睹校园之现状,不难发现,在创建书香校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学校订阅的书报杂志无论种类还是份数逐年递增,为了方便教师阅读,很多学校在图书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增设报夹,随手可得的书刊、报纸却很少有人问津,真正阅读者甚少,在一些学校,阅读设施“一配了之”、缺乏管理现象不是个案,办公室的报夹本是一道风景如今却成了一种摆设,这种怪象引起笔者的深思。
报夹被冷落究其原因方方面面,冷静思考与校长管理不无关系,作为一校之长,有责任唤醒沉睡的报纸、关注被冷落的报夹。想方设法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教师阅读热情,引导教师多读书,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报刊等教育资源,使它们的价值最大化,积极构建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学校,打造一支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教师团队,使教师的教育能力、学科专业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在刻苦钻研和有效学习中得到提升,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艺术,努力成长为专家型的名教师是校长不可推卸责任。笔者认为,唤醒教师阅读意识,不让报夹成摆设,校长应注重“五法”。
自身引领法:人们常说,有什么样校长就有什么样学校,校长要做思想的领导者,必须阅读,可以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校长,怎么可能去引领师生成长?建立学习型学校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校长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众所周知,教育就是要给人以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就是要给人带来终身的发展幸福。小而言之,校长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专业素质之需,大而言之却是师生进步,学校发展不可或缺。对校长来说,读书是一种神圣的责任,除了自己读书,还要通过自身示范影响老师,影响学生。好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有成效的好校长。面对千头万绪的校园管理事务,校长要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挤出时间,静心阅读。读理论书籍,明辨办学方向;读专业书籍,领悟教育真谛;读人文书籍,提升人格和修养。一个酷爱读书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爱读书、会读书的教师队伍;一支爱读书、会读书的老师队伍,才能教出乐于读书、学会读书的学生。一个书香校长,一群书香教师,万千百书香学生就构成一个无限神奇、无比美好的书香校园。
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所学校,总有一些书生气浓郁的老师,工作之余,他(她)们以书为友,与书相伴,潜心读书,翻阅报刊、杂志大凡教育大师、名家反思自身成长经历时无一例外不谈阅读。是阅读让他(她)们增长专业智慧,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校长要善于发现、挖掘,并树立读书典型,通过专题推介会让他们介绍自身阅读经验与体会,给予他们读书必要之保障。读书,不仅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因此,校长要通过榜样示范熏陶、感染、引领其他教师。
活动融合法:读书重要人人皆知,但一些校园读书氛围不浓,师生应付式、被动式阅读,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学校阅读组织有很大关系,那种只布置不落实,只提要求,不开展活动其结果只能是“开花”不“结果”。在校园我们可以将读书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例如开展读书交流、读书征文、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擂台、新书推介、读书演讲、读书沙龙、师生共读等,在丰富读书内容同时,我们更应讲究读书方法,注重阅读效果。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说法,在读书活动中应提倡读书与摘录、反思、心得结合起来,首脑共用,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时奖励法:为鼓励教师阅读,学校应建立阅读奖励机制,适时予以物质加精神奖励,从而有效激发教师读书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可以开设教师“阅读银行”,虚拟读书货币,实施“阅读积分”定期进行评价,按照等级给予爱读书教师相应金额的购书专项资金;可以开展“月度阅读之星”、“年度阅读人物”评比颁奖活动,校长亲自撰写颁奖词,利用升旗仪式,开、散学典礼等大张旗鼓隆重表彰;可以施行“优先制”凡参加各项读书活动、读书竞赛取得成效者可以与其评优、评先、晋级挂钩,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于阅读特别优秀者学校还可以为其出版读书心得、读书笔记、读书反思、读书论文专题集等等;当然还可以在绩效中设立专项考核资金。
总之,既然花钱购置了教育报刊资源,就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价值和效能,而不是让它成为摆设品,积极引导教师读书学习,充分发挥图书报刊等教育资源的实用价值,重视建设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将校园建设成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校长根本任务。莫让报夹成摆设,校长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