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微”中见效需三“适”

姜堰区官庄中心小学  淡泊人生

摘要:“泰微课”是由edusoho架设的关于泰州地区(泰兴市、靖江市、兴化市、姜堰区、海陵区、高港区、医药高新区)中小学生知识点课外学习辅导的微课程视频分享网站,五分钟之内的知识点视频讲解,随到随学。其通过媒体视频形式传授,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终端登录,操作十分便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变化,打破了传统课堂常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与常见的网络相比,“微课”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能调动学生所有感官视觉、听觉、想象等参与学习,具有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的特点;时间上,随时随地可播放,使用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微课”由文字、配音、画面共同组成,轻松、随意的画外讲解,不出现教师本人的形象为教学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减轻学生压力;阅读简洁的文字代替听解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实践和操作中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微课”带来的变化,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微”中见效。笔者认为,要让微课真正助力品德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三“适”即适时、适度、适量。

关键词:“微课”;三“适”;高效

“微课”是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新产物,其动画的音视频,很受学生欢迎。泰州市教育局精心打造的“泰微课”已经涵盖中小学多学科,“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打开“泰微课”专题网页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老师的微课程专题,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很能启发一线老师们的思维。更多的“微课”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尤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在尝试“微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微课都能抓住课得重点,结合学习任务单实现导学功能,即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把一些孩子不易理解的抽象知识转化成形象具体,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短小精悍的视频,让优秀的孩子学习起来肯定更优秀,让接受慢的孩子更自信,为孩子学习新知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适时

微课是由一线教师制作,教育部门参与推动的数字化优质学习资源,由于微课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翻转,这就注定了学生学习在前,教师讲解在后的特殊教学模式,要让这一特殊教学模式发挥最大作用,适时应用是前提。就品德教学而言,我们要合理运用教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特点以及不同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微课。一是在课前预习新知时;二是在学生出现疑惑与问题时;三是小组合作与探究时;四是复习巩固拓展时。例如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我们可以在预习新知时出现微课视频,微课作为颠倒课堂,课前预习环节是重要的载体,这样可以使学生预先了解知识内容与线索,分清重难点,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预先理解部分知识,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品德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时,由于小学生尤其农村孩子知识面不广,课前我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战争、科技、联合国等相关微课,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

适度

由于“微课”实现“翻转课堂”学习革命,适度使用“微课”是关键。“微课”虽然好“玩”,但我们不能一味依托“微课”,更不得让“微课”充斥整个课堂,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我们可以根据学习指引,制作导学案,引导学生怎样观看“微课”视频,其中包括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在哪些地方需要认真思考。在没有互动平台的前提下,也可以完成导学案上留的练习。并在导学案的后面记录比较困惑的知识点和问题。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是否有效地自学了“微课”视频。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适量

生动、有声有音的“微课”视频的确改变着教育、教学现状,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微课”被“滥用”,一些被“不切合实际”使用,如果每天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观看“微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是时间不能保证,二是学生精力达不到。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微课”使用的“度”,即现在,我们很多老师将“微课”发到班级QQ、“微课掌上通”上,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在是单一的书面作业,而是生动、有声有音的“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微课”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如“微课”我

聚教学资源之精华,让我们从绚丽的图片、动感的视频、教师的示范等多途径的融合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小、教学内容聚焦、教学设计精致、示范案例经典等十大特征,我区的品德一线老师以品德教材内容为“基”,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合理挖掘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环境资源等方式,设计了富有学术性、技术性、艺术性的“品德微课”,让品德学科再一次绽放了美丽。有了这样吸引眼球的微课,学生一定会对品德学科的学习情有独钟。

“微课”是动画的音视频,很受学生欢迎。在“微课”时代,在翻转课堂上,大力引进“微课”,与智慧教室结合;以翻转课堂助力高效课堂建设,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高效学习的空间。我们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借力“微课”资源开发这一东风,实施翻转课堂,打造智慧教室,助力高效课堂建设。真正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