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数学复习。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开发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条基本规律。

一、引导学生明确复习目标

在每章、每单元复习之始,我引导学生切实弄清本章、本单元的具体学习要求和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以使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复习的信心,又便于其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结合实际,调节复习计划。

二、引导学生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复习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习题最具有代表性。然而,不少学生不重视教材,特别是在复习的时候,认为内容已经学过了,教材中的练习题也做过了,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一些复习资料上。针对这些情况,除了给学生反复说教以外,我的主要做法是经常有针对地布置一些督促学生阅读教材的练习。如将教材中的熟题改编成灵活巧妙的趣题等,让学生去完成,以教育学生重视课本。

三、引导学生议疑问

复习中学生必然会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我就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交给全班学生讨论,老师只在一旁适当点拨、引导。当然,对于大部分学生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作出答复。

四、引导学生找规律

在复习中,要努力使学生复习后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理解。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联系的、整体的角度重新思考教材,在联系中找规律,从整体上理解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织出知识之网,将所学每一点知识都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之中。如在复习圆的面积及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时,我绘出了如下综合型的习题让学生去寻找此类问题。

五、引导学生分析错误

无论教师怎样防范,学生在认识和运用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是不足为怪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剖析错误,并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剖析错例往往比下面讲解印象更深。

六、引导学生比优劣

学生对题目的解法可能多种多样,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题。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提供解题的角度、着眼点。当然,对各种不同的解法,也要让学生比较解法的优劣,找最佳解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创优意识。

七、引导学生讲思路

练习课和复习课上,要求学生不仅讲解法,而且要讲思路。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二是给其它同学以启迪,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包括错误的)都要给予鼓励,对讲错的要引导学生分析、纠正。

八、引导学生做总结

每复习完一单元、一章、一册书之后,我总要求学生写知识小结、习题小结、方法小结以及自己学习心得小结。因为做小结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复习的过程,学生们很可能在做小结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东西,从而弥补缺陷,对以前的知识又会有更全面的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