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高”课堂

张甸中心小学     张海琴

    高效、高能、高质的课堂是本着尊重个体、发展全体的教学理念,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追求高效课堂,在课堂活动中师生共同发展,情、趣共生,缔造卓越、完美的课堂。

“三高”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状态。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提出了高要求。

教师要能专于专业知识,熟于系统体系,活于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具备完备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是小溪流甚至是大河大海,对本专业知识逐步积累。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守着陈旧的知识定然不能胜任新时期的学生需求。不断学习,强大自己是“三高”课堂的保证。其次,教师要能对本学段的知识系统做出梳理,熟知各年级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的具体要求,才能准确判断本学段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程度,达成什么目标,才能做到准确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再次,灵活使用教学方法,适合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是“三高”课堂的必要体现。

教师的教成就了学生的学。因为有了教师的精心准备,精准把握,精益求精,才能达成高效、高质、高能的课堂。在理想的课堂中,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分享、乐于体验、乐于实践。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学生拥有充分的主体地位,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面对班级学额偏多、学生情况复杂的班级群体,我们更需要立足实际,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现有基础制定发展规划,抓好“双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充分运用好课堂四十分钟,合理安排活动、关注学生个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抓住课堂生成,努力使课堂本身变得丰富高效、减轻课外负担、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三高”课堂,除个人的努力之外,还要集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同学科之间、学段之间、跨学科之间,多学习、多听课、多反思、多讨论。学习别人具备而自己不具备的教学机智、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以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三高”课堂是卓越、完美的课堂。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不光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更是对教师自己的一种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汇聚更多人的力量,聚集更多人的智慧,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