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星期六,老师们原本指望在满负荷的工作后厚待自己,从容地享受一下生活:睡个懒觉、看点闲书、陪陪家人……可学校举行的拉网式作业检查使大家好梦难圆。作业的星级评比不能说没有必要,从操作来看,检查者负责全镇同轨年级一门学科的评比,用的是同一把尺子,可谓公平;学生的作业教者先要自己分好等级,检查者还要按照标准重新分类,评分自有一套。但实践证明,此举弊大于利,与开展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业检查中的确发现了部分问题,检查者往往避重就轻,碍于人情人面,谈到优点眉飞色舞,说到问题轻描淡写,不能起到促进教学工作的作用。静而思之不难发现以下弊端:
1、异化了作业指导。
部分教者未雨绸缪,开学初已经知道要举行星级作业评比,早早做好准备。花费时间要求学生给作业本装潢,统一包书皮或者买书皮。每次作业时间相同,无暇顾及少数作业未做全的学生,先收缴上来再说,放在学生手上是断然不敢的。本子上来后要整理作业边角,然后用砖头等重物压住,仿佛流水作业一般。如此下来,还真神了,学生作业本本如样,殊不知里面藏有猫腻。第一,为了追求作业的整洁,也方便自己批改,统一习题答案的大有人在。至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元化答案则统统靠边站,软性的任务如阅读赏读统统打入冷宫,不再问津。第二,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教师不惜以失去诚信为代价来编织美丽的谎言。如学生生病了,作业交不上来,教师鼓励学生拿好学生的作业抄;也有差生作文写不起来,教师授意学生拿作文书抄作文,如果差生差得离奇了,老师甚至雇枪手帮忙代笔。总之,在检查前确保万无一失。第三,常识体艺科的教师为获得作业评比的高分,不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而是将答案抄在黑板上,学生照抄即可。如此一来,学生轻松老师惬意,真可谓“一举数得”。那些兼任教师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余下来的时间还可讲讲语文、数学的内容。
2、激化了干群关系。
作业检查原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教学工作,却因为要排出名次乃至与考核挂钩,自然变得敏感起来。老师对待检查的态度不冷不热,干部代表学校检查作业,不好不给检查。事实上干部检查也是顾虑重重,工作做细了,指出问题,可能会让少数人下不了台,甚至产生敌意;不说点问题似乎对领导又说不过去。干群关系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变得紧张起来。有人在多次认真做事后就“懂事”多了,话也说“圆滑”了,谈到具体问题避重就轻,总在大方框类说点不痛不痒的话,如有的教师、有的班级怎样怎样,仅此而已。
3、弱化了进取意识。
每次作业星级评比之后总要好好总结一番,作业质量高的被表扬,经验被推广;作业质量差的,即使不被点名批评,也会被含沙射影地折磨一通。可是作业质量的高下除了与教师有关外,还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因为缺乏经验,他们可能就作业的评比压根就是一头雾水,能经受挫折当然好,不耐挫的怕是更多数,当头一棒会扫去他们的工作热情,乃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极为不利。那些班底差的教师心生怨气,不幸遇上了这些主儿。想到自己名誉扫地,气就不打一处来。经常被挨骂的学生,当然自信不足,甚至丧失前进的动力,毕竟知耻而后勇的是少数。
针对此,我以为应对的策略有:
1、取消大规模作战式的拉网检查,把此项工作落实在平时的手头工作之中,也便于及时矫正教学行为。如果临近学期结束检查作业,除了例行公事,还能解决什么问题。作业中出了诸多问题,总不至于回头重做吧。可以各校为单位,多举行优秀作业展览和差生作业质量分析,化整为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利于加强针对性指导。
2、鼓励教师设计个性化作业,而不是被指定的诸多作业缚住手脚。好好研究现有作业,就会发现不少交叉重复的,可以精挑细选一些习题,避免整天搞题海战役。要鼓励教师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如作业可由自主选题、老师送题、同学赠题、家长荐题等组成,每次作业也可让学生美化一番,提高学生作业的情趣。
3、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允许作业质量高低的存在,但在合理的范围内。把评价的标准从显性的分数转向隐性的习惯养成,引领教师逐渐从功利中走出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的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以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