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重要交际工具。学生从小练字,终生受益的不仅仅是练就一手好字,对智力的开发,身心的发展,意志品质及审美情趣的形成都有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坚持“问题即课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在写字教学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努力在特色打造上求突破。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写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
1、教师示范。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让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成为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下意识地模仿老师的字体,几年跟下来,写得像的孩子不在少数。
2、欣赏名作。向学生讲我国古今名家练字的故事,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学生从中体会乐趣。遵循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多讲些王羲之买鹅、郑板桥夜里临帖等故事,让学生对书家产生敬佩之情,再通过课件等展示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写字的情感。
3、同学影响。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展览,对参展的学生作品认真地盖上优秀作品的图章,让学生明白把字写好,并不是绝无可能,自己努力一番,也可以摘到这样的果实。优秀作业的展览,不仅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更多的是在班级内开展,经常活动,在学生中就会产生竞争力。
4、自我激励。引导学生自主圈画每次作业中写得较好和进步较大的字,定期在学校橱窗和班级“我是小小书法家”专栏里公布自己所写的最漂亮的字,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二、着力抓好学生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抓住关键。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手小,肌肉不够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这就导致了视线被手遮挡,看不到笔尖在纸上是如何运行的。为了看到笔尖,学生身子势必前倾,导致胸脯紧贴桌子,头部又势必偏向左侧,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睛必然容易近视。因此,我们在规范小学生写字姿势这一问题上,只需抓住“牛鼻子一寸”进行强化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笔的一寸处扎橡皮筋,小刀刻印记号或买专用的练字笔等,直至习惯养成。“一寸”的问题解决得好,则“一拳”“一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为了能随时给学生提醒,我们在每个教室的黑板上均写上了写字要领:头正、身直、肩平、足安,必要时请学生抬头看看黑板,学生就会主动进行写字姿势的纠正。
2、明确危害。我们在平时的集中指导和督促中,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时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学生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容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及对今后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3、寻求配合。写字不光是写字课、语文课的活动,它伴随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我们语文老师抓得紧,其他教师对写字的要求马马虎虎,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与课任教师之间的联系,做到作业要求一致,特别是课堂作业,每位教师都有义务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发现不正确的姿势要及时地纠正。
三、着力抓好学生的写字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练字作业随手可得,有配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使用的钢笔字硬笔习字册,有毛笔字习字册,还有兴趣小组内的习字任务。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写字作业量布置过大,对学生采取写字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写字,马虎了事,字迹潦草,间架结构不匀称,大小不一,学生缺乏写字的基本功甚至丧失终身写好字的兴趣。
1、目标明确。各年级段有明确的写字系列目标:低级段重点练好铅笔字,重在训练写字姿势,培养写字习惯,结合教材,端端正正地写,开始练习仿影。中级段开始练习钢笔字、毛笔字,每人备好字帖,在“临帖”的临字上下功夫,学会读帖,写好笔画,摆正间架,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力求形似。高级段在继续注重临帖的同时,应在写字的“布局谋篇”上给以指导,使学生的写字作品行款规范,重在神似,力求写出有“个性”的字。
2、保证时间。每周一节四十分钟的写字课和每天午后自主学习时间内的十到二十分钟是学生铁定的练字时间,任何教师不得挪作它用。每天家庭作业保证有十至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天天练并养成习惯。为及时了解写字教学的落实情况,我们在检查教师手头工作时,专人专项检查教师的写字教案和写字作业;每天总值的同志对各班写字的情况进行常规检查,通过校园网站及校信通及时反馈信息,并与教师的业务考核直接挂钩。
3、合理安排。四十分钟的写字课教师要保证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用作指导,学生习字时教师要进行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当场纠正,着力于夯实学生写字的基本功,坚决摒弃教师不讲写字,学生只顾写字的废课出现。我们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把前后作业进行对照,看作业质量有无明显进步,作为了解教师写字教学有无指导或指导是否到位的依据之一。
4、整体联动。平时我们提得最多的口号是写字必须忘我。学生如果只是练字时才想把字写好,显然收效甚微。引导课任教师齐抓共管学生的写字,把练字渗透到其他各科教学中,各学科老师在学生板演和作业时,认真指导,提醒学生把字写好,让学生养成“逢笔必不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四、着力抓好写字的作业批改
写字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写字练习、掌握习字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作业的练习,才能在练习中悟其理、得其法,从而提高写字技能。对于教师来说,作业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作业的批改,才能了解学生的实际书写水平,掌握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1、及时批改。当学生把作业交来时,教师要及时批改。了解写字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写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准确批改。对每次习字作业的批改,不但要以圈画来给予肯定,而且要有准确的批语。批语要具体明白,多表扬,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要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怎么改正。学生的作业书写水平各有不同,有的竖不直,有的撇捺角度不对,有的点画欠佳,这些都要一一加以纠正,并用红笔写出范字。
3、当面批改。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更能激起学生习字的兴趣,提高学生写字的水平。学生在课堂练习时,教师通过面批,从运笔、字形结构、布局疏密的角度,当场示范,系统地纠正学生练习中的诸多病笔,学生能近距离地聆听老师的教诲,从心底里他们是认同的,更乐于进行写字的新实践。面批课既可以用于个别辅导,也可以用于集体讲评。个别辅导用于少数书写弊病较多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病因,指出改正方法。集中讲评是把普遍性的现象,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加以讲评,使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并引起注意。
4、学生互改。除了教师批改外,还可以组织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且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但我们也发现这种方法如果长期使用,一方面容易让学生彼此之间产生互批的疲劳感,另一方面批阅习字作业的质量受到学生自身水平的影响,容易产生评价不准确的现象。
五、着力抓好教师的写字基本功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做到不管什么时间,何种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笔就要规矩地写,端端正正地写,把备课作为练习,对学生作业本上的批语,上课时的板书都必须写楷书。我校重点抓好新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训练。针对此,我校对新教师的业务培训首先是从自身写字和指导学生作业规范化开始的。请写字较好的老师上写字研讨课,使新教师认识到“学生写好字从我做起”,建立了教师练字制度,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字字练习, 同时要求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写20页毛笔字,结合平时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并随机抽查,定期检查。对新教师的写字内容既求数量,更求质量,同时把“作业”上交情况与校内结构工资挂钩,以行政、经济等手段来督促教师进行写字练习。组织新教师学习作业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写字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六、着力搭建写字的展示平台
我校积极搭建师生写字的展示平台,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的写字竞赛、书法课余活动、举办书法讲座、参观书法展览、作业星级评、教师三字一画比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师生的书写能力,加深对汉字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写字爱好及特长,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两点:一、认真实施学生写字星级评定制度。为了激发学生练字兴趣,形成良好的写字风气,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写字要求,将学生的写字水平分为四个星级。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优秀级”四个级类(其中优秀级是指三星级达标,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科学考核。每达一个星级,各班以教室前小黑板“红星闪闪亮”为载体及时张榜公布。二、每学期组织开展全镇各门学科课堂作业星级作业评比,让每位教师知道自己写字指导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了解本班学生作业在全镇的整体状况,以利于下一阶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取得写字教学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