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这列火车搭载着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些传统科目,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的高速轨道后,这些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与轨道融为一体,从技术到工程,从美国到全球,从创意到生产,从课堂到课外,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学习场景。STEM教育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近两年我国STEM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上海是中国STEM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美术课上,传统的美术教学元素依然被保留,后续则加入STEM教育的器材及实践操作。学生根据STEAM项目的需求去设计产品。在升级版的美术课上,学生既是工程师又是设计师。这所学校在STEM教育方面大胆探索,成果显著并出版了专业书籍。浙江温岭市松门小学建立学生STEM研究社,设计了包含无人机、三军模型、创客天地、乐高WEDO、创意科学等课程,项目化成果突出。面向未来,学校如何提供好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国教师报、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曾联合举办论坛,聚焦教育3.0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话题展开研讨。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词,我国根据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树立了我国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风向标。STEM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为学生提供逼近真实、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高阶思维与积极情感的投入,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意方面的核心素养。因此,STEM教育也被作为当前教育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以及核心素养的疗效药STEM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为了培养下一代高级人才的主要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今天我努力说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STEM教育?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哪些?三是STEM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STEM教育?

STEM最初来源于美国。 S-Science 科学,T-technology 技术,E-Engineering 工程,M-Mathematics 数学,STEM是用科学、数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以工程思维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其教育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知识实施解决方法将解决方法传达给大家。随着美国政府日渐认识到自身的绝对领袖地位遇到挑战以来,比以往更加重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早在小布什时代开始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到奥巴马手中更加大力发展,全民 STEM 的概念日渐扩大,STEM专业备受全球留学生欢迎。现在又将艺术纳并进来,就是steam教育。STEM教育的核心在哪里?下面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201512月,印度金奈发大水,许多居民失去房屋和财务。当时年仅10岁的青玛亦(Chinmayi)编写了安卓App,帮助筹集捐赠物资。此举让她于今年6月走上了美国麻省理工的讲台,介绍她的App以及她的学习经历。我国虽然起步不早,但同样非常重视STEM教育。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大约有12.5万名留学生就读STEM专业,占大陆留学生总数的39%。清华北大招生统计,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通过裸考录取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有STEM项目成果。

STEM 教育中,学生的兴趣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而这几门学科的兴趣很容易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打消掉。 中国的教育也是这样,如果只顾着考试,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对STEM 教育的兴趣。STEM 教育强调课程的融合,这是美国孩子的强项,美国的课程从小学就开始融合,因为美国的小学老师是全科老师,教课就是综合开始的,而中国习惯分科,所以学科融合是中国的弱项。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到底是应该分科还是融合,还是跨学科? STEM 教育讲的更多的是,但更重要的是与什么的问题美国的 STEM 教育怎么做整合的呢? 1.按部就班,完成一门课,另外一门课跟上。 2.同时两个课都来研究一个主题。 3.在研究过程中,一门课程为主,一门为辅。 4.上完课程后,另外进行学科参与。 5.总体融合式的。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程,你可以想象一下要把生物、化学、数学、物理都融合到一门课当中,做中学,使学习者从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实用技巧,这比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更扎实和实用。

二、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哪些?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儿童应该具备的 、能够适应儿童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核心素养就是教育剩下的东西。我国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而STEM教育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与核心素养高度契合,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与路径。综合来看,我们最需要培养孩子七大核心素养:


三、STEM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当前STEM教育存在的困惑主要是什么?

我国STEM教育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股教育热潮,在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下,STEM教育犹如一块诱人的蛋糕,广大中小学校纷纷参与进来,在课程开发、空间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取得较为丰硕的实践成果,但也存在项目实施形式化、资源建设硬件化、课程开发零碎化等问题。

1.真实性缺失,项目实施形式化

STEM项目的核心是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项目实施围绕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来展开。但目前部分学生在进行STEM项目学习时,有真实问题解决需求的问题少,单一技能训练的多;解决别人的问题多,探究自己的问题少;解决的问题里面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多,开放性的问题少;涉及单一知识的问题多,涉及综合知识的少。由于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和需求的研判缺失,也无法获得真实的用户体验的反馈,最后学生往往设计制作出一些没有实际用途、只能用来纸上谈兵的作品,参加名目繁多的竞赛和展示,而不能利用科学原理、工程技术、数学思维、技术工具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难以有真正的创意创新创造。

2.内涵性缺失,资源建设豪华化

STEM教育的开展需要建设“学习空间”以及配置基本的设备、设施和材料。目前的STEM教育有过于注重硬件建设的倾向,大城市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在“学习空间”的打造上,以配置豪华设备设施为主,学习空间重复建设,STEM教育变成以3D打印、激光切割、机器人为主的堆料运动,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尤成问题的是这些豪华的设备设施,在大多数时间里被锁起来,仅仅在特定的、有限的时间向少数学生开放。这使得广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或家庭经济条件欠缺的孩子对STEM教育望而却步,STEM教育的普及性、普惠性程度低。

3.系统性缺失,课程开发碎片化

目前STEM课程开发存在内容单一、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形式单一、以课程案例为主,来源单一、以教育商业机构为主等问题。特别是由于企业、商业机构的介入,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STEM教育成为商家眼中的产业和市场,所谓构建产、学、研融合的新教育生态变成了企业向学校售卖他们开发的课程产品,而少见基于教师的资源、学生的需求、真实的场景和问题的STEM教育资源校本化和系列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