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住前进的正确的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

10--11月份,我主要阅读了《赢在习惯》一书,受益匪浅,本书全面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好习惯,通过一层一层的深入讲解证明一个人要成功,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通过阅读此书,我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提升自己,使自己朝向既定的理想目标成功迈进,也可以使自己的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系自己,对比发现原来自己欠缺的很多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没有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如自己的教科研意识还不太强,一心只埋头教书,很少思考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数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也很少思考如何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又如何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不愿意拿起手中的笔将成功的经验撰写成文,让大家共享。有句话叫做“万事开头难”。的确,第一次拿起笔写文章时,确实感觉有些困难,当我看到书中这样写道:“用行动改变一切是最好的习惯,不要等待,空想家往往以明天作为自己的利器,而行动者往往将“今天”作为自己强大的武器,”是的,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将自己的想法附注实践。不做空想家而做一个行动家。人总会心生惰性,关键是看如何处理“惰性”,任其发展放任自流还是努力改变从此刻做起,这是极其简单但又是一个煎熬的选择,选择前者意味着选择平庸,选择后者意味着选择改变选择孤寂,但凡成功者,谁没有浸透奋斗的汗水。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写下去,不轻言放弃,到一定的时候功到自然成,就不会再感觉困难了,将会感觉到是一件愉快的事,要意识到: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惯,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有所进步。

其次,通过阅读此书,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作为教师不仅要勤于思考,勤于反思。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就我自己所教的班级来说,很多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在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一些学生作业习惯比较差,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书写字迹潦草,添字、漏字、错字等。有些学生做题目粗心大意,漏做试题,做完后从不检查。有些学生缺乏勤学好问的习惯。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续的学习。可见,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水平的影响非常之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

那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通过借签前人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每天我都从这本书中选择一些有趣的小案例,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他们知道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能使人收益终身,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如何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培养。

1、提前预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找出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和疑难点。在听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听,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易集中,听讲效果会更好。

2、积极思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在课堂上需全神贯注,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又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务必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当堂内容当堂理解。

3、仔细审题:审题是做作业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个题目,首先应读题目要求,弄清本题要求我们做什么,考我们什么知识,怎样去做?同时要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的路子思考。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5、勤于动笔:认真记好课堂笔记,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懂,为了用。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不乱,不混,条理明晰,便于每天进行温故而知新。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贵在长久坚持,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