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赫·斯宾塞著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斯宾塞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 我深深地被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所吸引。

书中,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许多有趣的小事例,生动而具体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仁慈而睿智的父亲、一位伟大的英国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详细地叙述了小斯宾塞的快乐、幸福和茁壮成长的历程,从而向我们证明教育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 

“快乐教育最初的秘密”是什么?斯宾塞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枯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细细咀嚼,确实如此: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惟一的方法是先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幼儿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快乐是学习的真谛,更是人生的真谛。
  书中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作者谈到:“我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上,的确得到的快乐比苦恼多得多,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同时还提出,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3、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点。

斯宾塞指出:一个孩子,如果他面对的是一位严厉的、总是呵斥他的老师,即使你真的在内心很爱他,他对你所说的和要求的也会厌倦。友好和鼓励是快乐教育的最佳方法。正所谓“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句经典的语言深深地触动着我。对待幼儿如果没有同情,他们也就变得没有同情。而给以应有的友情,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办法。爱,我们人人有,但爱和有目的的教育,则需要一些耐心、技巧,有时甚至是令人发笑的机智或多少有些令人不快的克制。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值得我深入学习的地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教”。记住,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项漫长和复杂的事业。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要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努力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使幼儿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