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日子,开学第一天,接触了一班崭新的小面孔——早晨七八点钟的小太阳,让我这个“十二点多的太阳”重又找回了动力与活力。下班回家路上,突然想起家里那个“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普通话测试成绩快出来了,赶紧打开“苏服办”,输入准考证和身份证号后发现系统转圈圈的方式跟往常查询时显示不同,预感今天会有结果,下意识地闭眼两秒……睁开,哇,果然!“二级甲等”(达到预期),再看具体分数90.3分。这个数字怎么这么眼熟?打开QQ证件相册,2007年9月,16年前,我的普通话测试成绩居然也是90.3分,突然绷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是需要多少缘分才能铸成这样的巧合?哈哈哈……顾不上路上行人的目光了。赶紧把两张图一齐发给姑娘,她回了一个“耶”的表情,紧接着问:“这么快就有证书了?”“审图不清,细瞧重看!”“哈哈哈哈,后浪赶来推前浪!”她才发现我们俩的分数惊人的一致。

今年7月9日中午十二点,查到被提前批定向师范录取,为了让高考后已经休整一个月的女儿暑假更充实,目标更明确,商量着决定弄个普通话考一考,翻出了我的老古董普通话教材,现成的教材,现成的老师(我),当天下午就在网上报了名,预备参加泰州八月中旬的考试。看着别人都去考驾照,也是羡慕得不行,羡慕归羡慕,为了不浪费五十块钱普通话报名费,从此开启了暑期家庭“互抓普通话”模式。记得我们刚上师范时,学校为了培养我们讲普通话的能力和习惯,将普通话纳入常规分,班班互抓,生生互抓,实践证明,几年的互抓模式,将我们的姜堰普通话味从根上去掉了许多,不然后来也不会考到90.3分。

8月19日,我送她到我的母校泰州师范(现在的泰州学院)考试,是以家长的身份去送考的,未能进入校园,不禁感慨时光真的如梭,目送着她进入考场,似乎还能听到我们当时练习普通话的声音,何广见老师字正腔圆较真儿的指导历历在目。

8月23日,我又一次以未成年定向师范生家长身份来到教育局,参加了他们的定向就业签约仪式。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毛主席说的“世界是我们的,也终将是他们的。”局里把他们比作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个世界的未来等着他们去延续照亮。从早晨到上午,再到正午,需要积蓄多少热量,这些热量是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人际交往力,心理建设力……都是必备的点滴。不管几点的太阳,都学无止境,都有无限的可能。

既然选择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要《无怨无悔》《勇往直前》,方能《风雨后见彩虹》,不管几点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