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生活会告诉你,什么叫身不由己;压力会告诉你,什么是无可奈何。”虽然是21世纪小康社会了,依然存在着许多你无法想象的困苦,也许就在我们身边。
去年暑假的一个炎热下午,在游泳馆遇到了一位同校的女学生,刚刚学会游泳不久,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她妈妈告诉我,能来学游泳已属不易,因为要八百块钱学费呢,孩子爸爸不同意。我当时心里一惊,现在这个年代不应该呀!女孩妈妈听说游泳能治孩子哮喘,坚持七拼八凑筹到了学费,据说还是召集了几个孩子一起学,享受了七百多的团购价。
秋学期,很巧,这个女孩分到了我班上,便对她多了一份关注。从她妈妈相册里看到的女孩多半是月牙一样的眼睛,笑得很灿烂。但奇怪的是,到了学校就不苟言笑,课上极少发言,书面作业独立完成得很好,我有点纳闷,找她聊了几次都无果。
一天,女孩妈妈分享了一个生活视频,发现女孩跟妈妈日常对话时有些结巴,尤其是在着急的时候,我恍然大悟。但一直表现得没有察觉到,因为我知道苍白的劝慰无济于事,只会让其更加陷入尴尬。一堂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轮流说最喜欢的美食,当她说到最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肉时,有几个学生嗤之以鼻:“现在谁还吃红烧肉呀?”她瞬间低下头涨红了脸,我赶紧附和:“谁说的,我也对红烧肉情有独钟,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她这才缓和了一点,抬头看着我,仿佛我“站队”到她那了。
后来,班级里推选课前“领读者”时,我发现她讲话虽不利索,但读书没问题。我特地表扬了她音色好,读得准确饱满,在我的肯定之下,她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上。从她月牙形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束罕见的光。此后,每节语文课前,都能听到她努力字正腔圆地领读,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响,那应该是越来越自信的表现。学期结束时,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最佳领读”奖,拍照留恋时,她自然而然地站到我的前面。
寒假里,在“百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我发现她的脸上又浮现出往日的愁容,原来是她的右耳突然失去了听觉,因为贫穷,拖了很久,她妈妈才带去县医院看,听说要做手术就急了,我建议她去上海看看,毕竟是大医院,很快能从耳机里能分辨出是男女声,这一趟花费两千多,估计又得心疼死了。说是耳神经受损,平常不能受到惊吓。为此,我在调座位时,把她安排在右耳靠墙的位置,尽量减少避免有大的声响刺激她的耳朵,同时在班会课上强调课间要文明交流,禁止大声喧哗或恶作剧,把这作为评选“文明之星”的要求之一,至今她的听力问题在班里还是个秘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他们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所以后续医治还需要跟进,必要时给她申请资助。
我们没有办法帮助这样的孩子走出她生活的困境,但可以尽力引她走出精神思想领域的困境,因为生活需要信念、希望和信心,即使很微弱。尽管世界上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但多一份理解站队到她那,都是能感受到的,即使她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