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儿童有着最纯真的童心,儿童的脑袋瓜开着诗的花朵。在他们的眼里,花儿会舞蹈,草儿会说话。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一个自由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后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人。”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给孩子一个有诗的童年,有益于提升儿童的文学素养,有助于他们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诗诗人类的母语。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
儿童拥有率真的儿童情感,丰富的儿童式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一、 听诗的声音——感受语言的魅力
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的和儿童有着契合的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儿童诗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的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层烙印,带来一种节奏。”
从属于儿童诗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爱读、 想读, 在读中、 在情趣中轻松地识记生字, 建立音、形、 义的联系。如在教学《动物儿歌》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发现像“蜻蜓”的“蜻”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青”,去掉“虫”字旁读什么?(青),加上虫子旁也是读蜻;同样,“蜓”,去掉虫字旁读廷,加上虫字旁也读蜓。这些字多有趣呀,左边的虫字旁告诉我们它们属于昆虫家族,使孩子们了解意思,右边的字能帮助孩子们记住它们的读音。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学生通过读可发现美、捕捉美、展现美、享受美,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反复诵读儿童诗能让儿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体验,获得美得熏陶。
二、 品诗的意境——感受想象的力量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利用融“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为一体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其它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儿童诗也不例外。儿童诗中蕴含着人心灵中丰富的普遍存在的美,可以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诗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儿童诗的劝喻、教育功能往往通过美感作用来表达的。一首好的儿童诗,应当把某种劝喻隐含在能唤起美感的形象中,从而较之那种浅露的训诫是无法相比的。
课堂上带领孩子们赏诗,感受想象的力量,根据语境和形象,运用真诚的、唯美的、诗性的语言着力营造一种意蕴和情境,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撞击,构建诗意的课堂,让学生浸润在诗意的境界中,会让孩子们真正受到深刻的教育。
同时,儿童诗具有新颖性,想象独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人带到高于现实生活的境界中。将儿童诗引入语文课堂,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会得到激发。
三、写诗的源泉——感受创作的乐趣
让学生试写大胆的写儿童诗对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让学生去尝试创作并非易事,必须要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让孩子们走近现实生活,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试着记录他们以诗心打量过的世界。为此,对班级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通过儿童诗的诵读,辅助学生识字,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并为孩子的识字提供练习的语言环境。
2.通过儿童诗的诵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因此喜欢阅读。
3.使学生明白儿童诗歌需要断行的格式要求,并能在诵读中注意诵读出韵律、节奏等音乐美感。
4.通过诵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用简短、富有灵性的语言表达对身边和生活中感兴趣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它们用笔记录下来。
6.能够背诵优秀儿童诗20篇。
把儿童诗引入课堂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诗的美、语文的美、生活的美,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培养了孩子们高雅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个性,塑造了他们健康的人格,,让学生懂得了善恶美丑,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主体意识的焕发和个体获得适度解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环境,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生命的可贵;培养了孩子们的信心、爱心,让他们学会了感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思维活跃,在兴趣的支配下特长得以升华,乐学爱学。
的确,童诗是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的诗,短小、简单、有趣、优美,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情趣昂然,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理解、欣赏和喜爱,本身蕴含着强大的美育功能,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儿童诗的价值导向是将孩子引入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可见让孩子们学会用诗的眼睛看世界,将儿童诗引入语文课堂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