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 18 日至 4 月 20 日,江苏省第二届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五次研修活动在泰兴市襟江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研修主题是:小学语文文本特质教学的基本思想以及常规操作模式研究。
活动期间,12 位培育站的同仁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课堂,导师们基于学员课堂呈现的样态给予了精彩的点评,从中我受益颇丰。
一、任务驱动,聚焦教学目标。
王恒琴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她以“《星星课本剧》招新”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兴趣,明晰了目标,能使学生顺利进入课文阅读。严向平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严老师根据文本设计了闯关游戏,设置了各种关卡,层层递进,让吹肥皂泡的过程在学生的眼前逐渐鲜活起来,变得立体可感。闯关成功后,全班同学享受胜利的果实——吹泡泡,整个课堂浸润在童年的快乐里。陈瑾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新课伊始,创设情境,以完成海底探险为任务,引领学生进入海底探险:课文阅读中的一切言语活动都指向于上述任务的完成。徐霞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自相矛盾》。徐老师紧扣“矛盾”设置情景活动,围绕四个学习任务展开。任务一:读,走进故事;任务二:思,走进文中人物;任务三:议,走进作者;任务四:拓,走进生活。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卖家思维、分析买家思维、推导作家思维,通过对比读、角色体验读、小组讨论和绘声绘色讲故事等形式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遵循常规,聚焦文本特质
中低年级的课堂,老师们借助朗读指导,促进学生理解表达。如《棉花姑娘》《肥皂泡》等课,课题、课文开头的长句、棉花的盼望和请求和燕子等、啄木鸟、青蛙的回答,教者都注意引导揣摩、体会意思、语气、情感,真正让学生走进课文去体会、感受和表达。高年级老师都能遵循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组词等方法理解文言文,既关注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现象、规律,又正确处理好学生对文章知识和人文内涵的把握。从读到理解再到方法迁移,从目标到任务再到学生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王倩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学弈》,删繁就简,牢牢锁定文本特质这个“靶心”——本文如何运用正反事例对比说明观点。
三、创新教法,聚焦学生需要
储洁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金色的草地》,她紧扣学习目标,
整堂课用“趣”贯穿始终,将单元语文要素“观察”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储老师用一首童真可爱的儿童诗引出课题,通过字理字源、动
画演示,发现识字之“趣”;接着在自由读、齐读、对比读、默读、
表演读中寻找草地变化之“趣”;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观察的方法,探
寻观察之“趣”;通过视频观看与想象、仿写练习与展示中探索写作
之“趣”;最后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珍藏生活之“趣”。
学习任务环环相扣,为学生写好观察搭建了阶梯,化解了难点,从而
使学生的习得更加水到渠成,学有过程,学有深度。朱晓美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打破小说教学常规,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让小说教学不再难。宋元江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落实以“学”为中心的理念, 紧扣文本特质“思维”进行课堂教学。一是分析赛事出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训练。二是出策制胜荐人才,从文中田忌的三次神态描写分析得出田忌对孙膑的信任。三是历史长河识智者,拓展阅读分析孙膑取得成功的过人智慧。整节课,无论是多元思考的头脑风暴、思辨性阅读探究、还是拓展阅读的设疑激趣都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裴娟老师执教五年级小古文《杨氏之子》,从“秒答、妙答、礼答”三个层面领会杨氏之子的“甚聪惠”。整堂课的各个环节巧妙衔接,由易到难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无定法。十二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个性鲜明。导师的点评更令我们明晰优点、不足及努力的方向。期待下一次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