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能营造愉悦环境,促进行为投人,增强情感感悟。教师要依托情境,营造艺术氛围。调动求知热情,引发学生的探索求知,让他们产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愿望。并且,教师要设计出新颖的情境,向学生传达美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一、挖掘资源创设情境
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布置贴近生活的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物等资源,让学生沉浸于快乐的氛围中,吸引学生的主动融人。学生在这些静物、作品的熏陶下,能产生直观的体验。如在学习苏教版五上《包的世界》一课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包带人教室,让他们细细观察,说说喜欢它什么地方,它有何特别之处,教师引导学生从外形、色彩、结构、功能等角度去赏析。学生通过对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交流自己包的组成要素,为后面的设计打下基础。教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用笔勾勒包的外形,并对其进行点评:包画得很好,但在细节、色彩方面还不够完美,如何才能使自己画的包变得漂亮,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设计师关于包的设计。
二、语言感染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借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对学生引情、解情、抒情,帮助他们感知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加上形体、表情、眼神等,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如在学习苏教版五下《桥》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泥条、泥片、泥块做一个拉索桥,并提问学生:这座用泥片做的桥很长,为S形的造形,为何不会断?有什么秘密?桥面的拉索和护拦是泥条做的,又软又长却不会断,为什么呢?桥有什么用途?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知桥的特征与价值,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能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之后,教师呈现江阴长江大桥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座大桥的名字并介绍一下该大桥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介绍,学生了解了桥的知识,并产生制作桥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结合悦耳的音乐加上动感的画面,为学生营造愉悦的环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融人到学习中,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他们从媒体中获得启发。如在学习苏教版五下《柱状雕刻》一文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柱状雕刻作品,学生欣赏玉琮的图片,了解其外形、花纹、线条、图案,感受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学生借助多媒体欣赏古代玉琮,了解到其运用了不同粗细的线加以装饰。
总之,教师要以生动的情境去激励、唤醒,让学生在形象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