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曰:一橹渔歌一橹春,天光云影了无尘。漓江千载清如许,只洗青山不洗人。每每读来,深深为你迷醉,此后,便时时出现在我的梦境里,渴盼有一日与之相遇。八月,我与友人不远千里,为你而来,只为走进心慕已久的你,一睹你如诗如画的绰约风姿。
我们乘游轮顺流而下,一个远离世俗的桃源世界呈现在眼前,整条水路全程长83公里,铺陈出“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百里锦绣画廊。这等绝色美景,似梦中所见,曾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词,唐代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来赞美漓江的旖旎风光。
站在甲板上,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恣意泼洒着自己的灵感,造就了百里画卷,面对优美动人的山水奇景,我拿着相机不停拍,兴奋记录每一处美妙的风景。沿途景色无比秀美,象山、塔山、斗鸡山、浪石、画山......一个接一个,让你感受“百里江流千幅画,游人尽在画图间”。
漓江的山随处可见,少了泰山的巍峨,庐山的飘逸,华山的险峻,以奇异著称,两岸峰峦耸秀,自然天成,百姿千态。一座座山峰如卧如坐,似手执净瓶的观音,垂眸下视,普度众生;像一位背着孩子的少妇在日夜翘首遥望,等待爱人的归来;像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些似人状物的山形,给了我们太多太美好的神往遐思。
忽然而至的细雨,如一抹缥缈的轻纱笼罩山峰,群山浮荡在云雾缭绕间宛如人间仙境,蕴藏着千种娇媚,万种风情,透过雨帘再看风景,润润的模糊了视线,蒸腾出几多梦幻和迷离。我喜欢雨中的你,在朦胧的烟雨中,与你相拥对视,忘乎尘事。雨过天青,空气格外新鲜,山峰洗刷得分外洁净,风儿吹过,带来初秋的丝丝凉意。近处,白鹭成对,在水中悠闲觅食,它们守在深山中,淡看日出云淡,司空见惯游客而至,不因到来而惊慌,只是静静地俯首寻食,偶尔,扬起脖子,张开翅膀,姿态优雅从容漫步在溪水中或在水面上翩翔盘旋。倚栏远眺,高山上,尚未消散的薄雾,天空中的点点浮云,沿着江岸生长的丛丛翠竹,隐约在竹林中出现一两座壮家小楼,几只甩着尾巴悠闲吃草的黄牛,还有一两位独自垂钓的老者,这一切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此刻,心是宁静的,柔软的,澄清的不染一丝尘埃,凡尘的功名利禄,生老病死,统统抛于脑后,只愿自己化作一朵出岫的云儿,在山巅遨游。
最吸引眼球的风景是画山,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景观,大自然神笔一挥,一幅栩栩如生的骏马图,出现在硕大无比的崖壁上,着上白、黄、红、青等杂彩,名九马画山。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描述:“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削崖,有纹层络。”民间流传唱一首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此刻甲板上站满游客,“你看,那匹马在扬蹄飞奔。”“哦,还有低头饮水的。”那儿,看见没,有昂首嘶鸣的......” 所谓:景因人在,意由心生,这些马若隐若现,并不能完全数出,但兴致高昂的游人纷纷数着,五匹、六匹 ......还有人数出十匹,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露出灿灿地笑容,叫闹声此起彼伏,听得我心柔软一片,异乡的陌生孤独在这一刻全然消弭,人真正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找到归属。
漓江之美在何处?美在山的倒影中。漓江倒影之美,就要数黄布倒影。在碧空如洗的晴日,江流清澈如镜,山峰透过澄澈的绿波,倒影翩翩,那轻轻晃动的山影布满了整个江面,我仿佛看见清代诗人袁枚,乘一叶扁舟,携诗醉卧在青山顶上,大声吟出“分明看到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呼吸山中空气的清新,贪婪看着眼前的风光,不由感叹,好一个天然氧吧,平缓的江水静得让人感受不到它的流动,一股静谧安详的气味也随着水徐徐地灌入心田。漓江的水绿,绿得万顷皎洁明净不沾半点瑕疵的翡翠,让你的身心倘佯其中,感受凝碧的温柔;漓江的水清,那么的清澈、透亮,想象用手指触摸的光滑柔腻,让人忍不住想掬一捧,品尝它的甘甜。俯下身,清晰可见水底的浮草和倏忽而过的鱼儿。漓江的水美,充满了灵动,酷似一条飘动的青绿色绸带,蜿蜒于峭拔碧翠的群峰之间。山缓缓后移,船慢慢前行,水儿静静流淌,真正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许是,情之所至,兴致所起,几位撑着竹筏的俊丽少女,一个个珠饰遥缀,一曲终了,歌声婉转、优美,袅袅余音回荡在山水间,我静静聆听,瞬间有了静瑟的满足。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歌声,红尘间的烦恼与纷争,被阻隔在山外,天地山水人合而为一,我羡慕在此居住的山民,他们是上帝的宠儿,一生安于山水,恬然闲暇,自在无争,。
短短的相见,只有一上午的时光,我喜欢这样的行走,喜欢这样的遇见,遇见彼此最美的模样,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