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6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申海峰,淮海小学王娟、沙兵、陈小红三位教师应邀参加2025年全国书香校园阅读大会暨第四届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教学成果交流活动。申海峰作《谱好四种“yue”,唱好四重奏》主题发言。
阅读之“阅”,系统化建构,破解“阅读之困”。聚焦“在哪读、读什么、何时读”等核心问题,全流程丰富阅读供给,全链条构建阅读生态,着力推动“三种变化”:让阅读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投入近亿元打造标准化图书馆,建立全域图书共享系统,实现登记、检索、预约、借阅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出台了星级图书馆评定标准,确保图书馆建得优、管得实、用得好。建好校园“快乐书吧”“漂流书屋”,让学生触手可及、伸手可感;让阅读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摒弃随意推荐和盲目选择的做法,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按照“全科目、全学段”原则,精心研制各学段分级阅读清单,涵盖文学、科学、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为儿童调制“精神营养餐”;让阅读从“任务表”融入“生活圈”。推行“晨诵午读暮省”“每天读书一小时”行动,将阅读实践延伸至家庭社会,每年评选“五有书香家庭”,开辟周末“凤凰读书吧”,定期录制节目在教育频道播出,让阅读与三餐、作息、情感交织成网、如呼吸般自然存在。
阅读之“悦”,品牌化打造,点燃“阅读之乐”。阅读的真谛在于“悦己、悦人、悦心”,成为师生的情感联结与精神享受。姜堰教育博客,教师心灵栖息的后花园。姜堰教育博客建立于2008年,吸引了一大批教师在此安营扎寨、写作反思,注册超过10万人。姜堰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各校校长都在带头写博文,带动更多教师参与,让教育博客成为教育理念传播的重要阵地、教育经验分享的广阔平台、阅读情感交流的温馨港湾;姜堰教育周刊,学生读写展示的大舞台。我区五年级学生胡禹舟写出《大象学校》之六——《小象历险记》,举办新书发布会,作家迟慧女士参加。《教育周刊》成就了像胡禹舟这样的一批孩子,他们在周刊的陪伴下,用灵动文字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新父母学校,引领家校共读的新载体。姜堰区新父母学校成立于2017年,秉持“让阅读成为家庭最美的共同语言”的初心,众筹7万多元建设图书馆与童书馆,招募 300 多名“萤火虫教师义工”化身阅读导师,吸引4000余组家庭走进这个家校共读的“充电站”,让父母从“监督者”变为了“同行者”,让亲子关系从“说教与对抗”走向了“对话与共鸣”,让阅读从“孩子的任务”成为了“全家的习惯”。
阅读之“越”,场景化赋能,突破“阅读之界”。打破边界、打破时空,构建“阅读+”生态,让阅读超越课堂和校园。阅读+场景领读。推出“领读者”行动,开辟公众号专栏,每月一期,每期以主题视频、图文介绍等方式,展示全区阅读成果、展示学生阅读素养。校长(园长)领读,与学生在校园场景里共读共生,享受阅读。名师导读,实小名师带着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心得,在集团内走教,俨然已经成为行走的阅读课程。局长(教研员)助读,局领导班子下沉学校,完成了一本书的助读行动。家长伴读,引导全区家长加入共读行动,营造家校共读的良好氛围;阅读+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学生“讲·诵·演”阅读素养大赛、“书香伴成长”读书征文演讲、诗词大会、成语大赛、现场作文比赛、寻找经典讲书人等活动,引导孩子们读进去、读出来、读深刻、读厚重;阅读+作家行动。深耕“作家进校园”品牌,通过邀请作家驻校讲座、开设写作工坊、举办师生对话会等形式,让文学名家从书本走向现实,在思想碰撞中播撒阅读与创作的种子,打通“读”与“创”的重要桥梁。
阅读之“跃”,成果化积淀,成就“阅读之境”。通过阅读实践,姜堰教育尝到了甜头,也更有了奔头。阅读重塑了教育的崭新生态。这种新生态,是教育主体在阅读滋养中的角色重构与关系升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二传手”,而是捧着书本与学生并肩前行的“同行者”。学生不再是等待填充的“知识容器”,而是手持书本主动叩问世界的“探索者”。家庭不再是应试教育的“加油站”,而是弥漫书香的“成长共同体”;阅读垫高了师生的精神底座。姜堰师生在阅读中完成了从 “知识学习者”到“终身成长者”的华丽转身,2021-2023年,连续三年斩获江苏省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24年,3人摘取“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全国一、二等奖。2024、2025两年,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举办的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评优秀案例13个;阅读高贵了区域的文化基因。在姜堰,阅读重塑的不仅是校园与课堂,更是整个区域的文化气质,它让古老的“乐学”思想在新时代生根发芽,让“书香”成为最亮丽的教育名片。
由淮海小学王娟、沙兵、陈小红设计的《像英子那样用美的眼睛看世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与鉴赏教学》入选第四届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教学成果示范优秀案例,王娟现场进行阅读指导课说课展示。
本次大会套开“人工智能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案例交流活动暨第四届中小学虚拟现实课堂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姜堰区作为唯一区县教育局代表参加,区委教育工委委员陈兵作《数智引擎驱动科学教育创新,多维协同打造智慧教育高地》主题报告,从顶层设计、场所建设、课堂范式、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分享了姜堰区深入开展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姜堰区对全区所有学校的装备使用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行了全面调研评估,并发布了《姜堰区教育技术装备调研报告》,制定《姜堰区信息技术装备三年更新规划》等务实举措,大会高度肯定。